昨日、今日、明日
有昨日,才有內容。有今日,便有可能。自己祝自己,年年有今日。
許久沒帶女兒們上學,再次驚覺她們又長大了許多,最明顯的表徵是大女兒已經不再牽著我的手,獨自的在我前頭走自己的路。我跟她們提起昨日帶她們上學,一輛單車、兩個小孩、三個書包的日子。小女兒只有依稀的記憶,大女兒雖沒回應我,但我知道她記得。那是一段平凡卻深刻的經歷。
Read More有昨日,才有內容。有今日,便有可能。自己祝自己,年年有今日。
許久沒帶女兒們上學,再次驚覺她們又長大了許多,最明顯的表徵是大女兒已經不再牽著我的手,獨自的在我前頭走自己的路。我跟她們提起昨日帶她們上學,一輛單車、兩個小孩、三個書包的日子。小女兒只有依稀的記憶,大女兒雖沒回應我,但我知道她記得。那是一段平凡卻深刻的經歷。
Read More已經連續幾個週末,或是掛心工作,或是陪伴家人,更多是無事忙,感覺沒有自己的時間。我決定公幹一週回港後請假一天,不為什麼,就放空一下。
颱風「山竹」過後,我曾登過黃牛山頂一次。山徑上多有樹本被吹倒,雜草也東歪西倒的,把本來便只能隱約可見的小徑掩埋。那次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找到路,今次我刻意帶了一些小工具,打算順道把被暴風弄亂了的山徑修補一下。另一個目的,是因為最近生活習慣不太健康的關係,肚腩又長出來了,與其沉悶地跑步把脂肪消耗掉,不如勞動勞動做些有建設性的事,令我的肥膏燃燒得更有意義。
Read More政府一而再,再而三的強推大白象工程以淘空香港的儲備,逼使我忍無可忍跑到街上參加遊行抗議。那個「明日大嶼」計劃如何荒謬,如何明目張膽地漠視民意,已有很多朋友寫過文章分析,在此不赘。
到了遊行的終點「公民廣場」,市民輪流發言,從不同的角度反對計劃,然後姚松炎和林芷筠出來以專業的角度向公眾解釋此計劃的荒謬。主持人問台下有沒有人想發言,我一度想舉手,但卻忍住了;原因不是因為害羞,而是因為我想問的問題恐怕會影響了集會人仕的士氣。我的問題是:
Read More昨天我們舉辦了第一次正式的家庭會議,但那不是一般的會議;我把「非會議」活動的格式帶進了週日的親子時間了,大家都是當天才決定下午要演說的題目。以下是會議的議程:
小女兒:介紹新玩具寵物
大女兒:飛天滑版的構想發佈
我:Jamaica Farewell 即興填詞記
我本來預備了講 DragonBall-Z 的,臨時改了題目。
東林書院依庸堂。對聯為東林先生所題: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;家事國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。 原圖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D%B1%E6%9E%97%E6%9B%B8%E9%99%A2#/media/File:Wuxi_Donglin_Shuyuan_2015.04.24_16-20-10.jpg
那大約是我高中的時候。那時香港的電子遊戲機中心,俗稱「機舖」,仍然是十分流行。雖然到遊戲機中心的年輕人都會被大人們標籤為不良少年,但其實我認識很多品學兼優的同學都是打機的高手—包括我。
我不能吃太辣,在譚仔三哥最盡也只是要 5小辣而已,再進一步辣多一點的話往往胃痛兼鼻水狂流。但我對香港麵檔的辣椒油情有獨鍾,執著程度大概跟對港式奶茶一樣。一碗淡而無味的米粉可以因為幾滴辣椒油變成極品佳餚,端的是畫龍點睛。
非會議(”unconference”)的型式,大媽廢青都可參與,百花齊放,用腳投票。沒有大大們或專業機構設定議題,人人可以出題目,講自己所喜歡講的,最壞情況只是沒有聽眾而已。這種自由味,很香。 Read More
Netflix 片單上有《覇穹 封神演義》的動畫了,勾起了我小時候在公共圖書館的快樂回憶。我記得那時在上水公共圖書館的兒童圖書館部份,靠近主通道旁的書架上有一系列的中國古典小說,我便是從這裡開始進入這中國古代的奇幻世界。
Read More